我国是
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节水已成为居民自觉自愿的行动,68.2%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采用
循环用水”,31.5%的家庭对我国
水资源短缺严重性认识不足,尚未采用循环用水这一基本的节水措施,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未采取任何节约用水的措施。调查中多数采用循环用水的家庭反映水价的不断上涨是促使他们节约用水的主要原因。多数家庭表示在添置新的家用电器时节水、节电是其首要考虑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对全国5万多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家庭的户月均用水量主要集中在5—9.99吨。在被访者中,有38.3%的家庭每月用水在5—9.99吨;有31.3%的家庭每月用水10—19.99吨;有20.9%的家庭用水量在5吨以下;但是有7%的家庭用水量达到20—29.99吨,还有3%的家庭用水量在30吨以上。
[1] 家庭用水基本上不存在故意浪费现象的存在,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节水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节水习惯;二是用水器具落后,没有使用节水能效高的电器;三是不知道使用节水器。对于费水的老旧电器、五金卫浴应该尽量采用节水器进行节水管理,有条件的可以考虑更换成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节水洗衣机等节水器具。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因而在器具节水的基础上,我们再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注意使用节水小窍门,节水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1.清洗炊具、餐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纸擦去油污,然后进行冲洗。
2.用洗米水、煮面汤、过夜茶清洗碗筷,可以去油,节省用水量和
洗洁精的污染。
3.洗污垢或油垢多的地方,可以先用用过的茶叶包(冲过并烤干)沾点熟油涂抹脏处,然后再用带洗涤剂的抹布擦拭,轻松去污。
4.清洗蔬菜时,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进行清洗,尽量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并调整清洗顺序,如:可以先对有皮的蔬菜进行去皮、去泥,然后再进行清洗;先清洗叶类、果类蔬菜,然后清洗根茎类蔬菜。
5.不用水来帮助解冻食品。
6.用煮蛋器取代用一大锅水来煮蛋。
7.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将龙头始终打开,应该间断性放水。如:洗手、洗脸时应在打肥皂时关闭龙头,刷牙时,应在杯子接满水后,关闭龙头。
8.减少盆浴次数,每次盆浴时,控制放水量,约三分之一浴盆的水即可。
9.收集为预热所放出的清水,用于清洗衣物。
10.沐浴时,站立在一个收集容器中,收集使用过的水,用于冲洗马桶或擦地。不要长时间开启喷头,应先打湿身体和头发,然后关闭喷头,并使用浴液和洗发水,最后一次清洗。
11.使用能够分档调节出水量大小的节水龙头。
12.集中清洗衣服,减少洗衣次数。
13.减少洗衣机使用量,尽量不使用全自用模式,并且手洗小件衣物。
14.漂洗小件衣物时,将水龙头拧小,用流动水冲洗,并在下面放空盆收集用过的水,而不要接几盆水,多次漂洗。这样既容易漂净,又可减少用水总量,还能将收集的水循环利用。
15.漂洗后的水,可以作为下次洗衣的洗涤用水,或用来擦地。
16.洗衣时添加洗衣粉应适当,并且选择无磷洗衣粉,减少污染。
17.如果使用非节水型老式马桶,可以将一个盛满水的饮料瓶放到马桶的水箱中,以减少冲水量。(注意:此方法要注意不要阻碍水箱内的水体运动。)
18.马桶不是垃圾桶,不要向马桶内倾倒剩菜和其他杂物,避免因为冲洗这些杂物而造成的浪费。
19.收集洗衣、洗菜、洗澡水等冲洗马桶。定期检查水箱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并且不要将洗洁精等清洁物品放入水箱中,这可能会造成水箱中胶皮、胶垫的老化,导致泄漏,从而造成浪费。
20.外出就餐,尽量少更换碟子,减少餐厅碟子的洗刷量,从而减少用水。
21.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
22.使用中水清洁车辆。
23.教育儿童节约用水,鼓励他们不玩耗水游戏。
24.不浪费喝剩的茶水和矿泉水,用来浇花。
25.灌暖壶前不要随手倒掉里面的剩水,可与其他循环水收集在一起再利用。
26.收集洗衣、洗菜、洗澡水等拖地。
27.选择植物蜡无水洗车,既节水又有利于汽车养护。
28.冬季注意对室外的水管进行防冻裂处理。
29.收集雨水,加以利用。
30.外出、开会时,自带水杯或容量小的瓶装水,减少对剩余瓶装水的浪费。
31.呼吁市政、小区建设使用透水地砖。种植灌木树木来替代大面积的草坪。
32.呼吁集体浴室、开水房,使用计费卡洗浴和取水。
33.不向河道、湖泊里扔垃圾,不乱仍废旧电池,防止对自然水资源造成污染。
34.洗漱后水可通过排水系统排至马桶水箱进行再利用。